关于我们
专职秘书
-
陈东敏、管育鹰出席首届第三方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研讨会
发表日期:2015/1/13 点击量:1568
2015年1月10日,首届第三方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研讨会暨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挂牌仪式在北京达园宾馆6号楼举行。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国家军民科学技术融合委员会主任张黎上将、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中国科协副主席、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院士、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王金宝等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校8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我院副院长管育鹰教授、陈东敏教授应邀代表我院出席了此次会议。他们从不同角度围绕第三方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陈东敏副院长认为,科研成果的评价最具有挑战的问题是怎样建立真正有诚信体系的评价机制;关于国家成果转移转化促进试点及知识产权局在组织的知识产权运营的试点工作的关键问题还是要回归评价,正确的评价一个专利的技术价值。并建议应针对专利的技术、法律性和它的市场做综合评价,可以在工具上多花点时间和精力,研究比较先进的工具快速的对项目进行评价。

管育鹰副院长在会议上谈到,多年来我国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最大的症结就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是知识产权法律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开展第三方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意义重大,正当其时。并且科技评价要遵循市场化规则,要经过市场检验,要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独立性。关于科技评价与法律相结合的问题,一方面,整个科技转化的过程当中或者是中介提供服务的制度建立完善过程当中,法律意识或者是风险的防范,都是需要再考虑的,是需要法律进行保障的。另一方面是人才问题,在评估中除了科技界、经济学界专业人才,法律界人才也应被吸收到专职的评估队伍里面去,才能保证评估过程当中的各种权利归属问题。
会后,我院专家与兰德科技评价研究院科学家积极交流,一致认为两研究院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科技评价法》的立法工作;共同打造专业、权威的知识产权鉴定机构;共同培养高端知识产权精英人才,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