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专职秘书
-
研究院成为中关村创新第三极力量的重要一员
发表日期:2013/4/11 点击量:1121
4月11日下午,中关村示范区社会组织工作大会在中关村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由市委社会工委、市科委、市民政局、中关村管委会共同主办,中关村协会联席会、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席会承办。市委常委陈刚等市领导出席会议。中关村百余家社会组织代表、会员企业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大会以“创新、发展、自律、服务”为主题,旨在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加快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深入推进示范区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全面总结中关村社会组织发展情况和成就,研讨示范区社会组织的架构布局与发展、新时期的任务与需求,进一步扩大中关村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总结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树立中关村先进社会组织典范,与会领导为示范区新成立的中关村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院、中关村资本市场研究会、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联盟等10家社会组织颁发了法人证书,并为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社会组织示范基地的北京市时分移动通信产业协会、北京市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以及被评估为5A级、4A级的7家社会组织授牌。
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联盟等三家中关村产业联盟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围绕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重点产业集群开展的示范应用项目进行签约仪式。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联盟开展了“北京未来科技城高效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能源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即在电厂侧增设烟气余热回收机组,降低热网一次回水温度和提高供热品质。预计在对未来科技城内50%的换热站进行大温差改造后,提高电厂整体供热能力约25%,增加供热面积约120万平方米。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开展了“面向下一代银行卡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包括生产工艺开发和芯片设计,符合高端银行卡需求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低功耗、系列化的IP设计、测试和验证。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 的“LED照明建材一体化产品应用示范项目” 是将LED照明和建材龙骨或面板相结合,形成一体化建材,并形成相关国家及国际标准,应用在新建室内照明中,实现灯光的智能化控制功能,如引导、指示等。
自1987年中关村第一家社会组织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成立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关村社会组织已发展至百余家,覆盖了各个产业和技术中介领域,其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涉及领域广泛,综合性与专业性社会组织并存;二是纵横交错发展,协会组织利用行业优势促进创新资源对接,产业技术联盟利用上下游产业资源搭建共性技术平台;三是自身发展迅速,会员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人才队伍呈现年轻化、专业化发展态势。创新型社会组织是中关村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者、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组织者和政府服务企业的合作者,在搭建沟通桥梁、提升创新能力、服务会员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扎实推进中关村建设,发挥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社会组织管理改革被列为中关村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内容,推出了一系列实质性改革措施。一是中关村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一个集中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类社会组织,打破双重管理体制,无需业务主管单位审批,直接由民政部门登记的区域;二是在示范区登记的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冠“中关村”字样,有利于聚集“中关村”品牌优势资源;三是社会团体可以全国范围吸收会员和开展活动,大大拓展了示范区社会团体的发展空间,凸显了国家级创新区引领示范的本质;四是示范区成为全国现今唯一依法将产业技术联盟作为社会团体法人登记的区域,打破了产业技术联盟多年由于名称规范问题而不能法人登记的桎梏,一批科技部等国家支持的产业联盟落户中关村。
市委常委陈刚在讲话中指出,自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中关村社会组织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支持和促进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体系不断完善。在科技部、民政部等国家部委支持下,北京市制定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意见》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在中关村实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试点,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这一先行先试成果已经在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方案中得以转化推广。二是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目前,中关村创新型社会组织数量迅速增加,引领示范区企业协同创新发展,为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三是社会组织推动示范区创新发展成效显著。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发挥产业组织优势,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创制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不断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组织企业参加近200个国际展会,不断扩大示范区企业的全球影响力。
此外,陈刚就如何促进中关村社会组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更好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一是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加大对协会和联盟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要围绕重点产业,发挥协会和联盟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是要引导和支持协会和联盟与国际中介组织的联接与互动。四是要更加关注软环境建设,营造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氛围。五是要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紧抓机遇,创新突破,推动中关村社会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上,中关村协会联席会会长王小兰、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席会会长梅萌分别汇报了中关村协会组织、产业技术联盟整体发展情况。科技部政策法规司、民政部民间管理局、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则针对政府如何培育中关村社会组织创新发展进行了发言。
此外,中关村协会发展论坛同日举行。论坛围绕“中关村协会组织如何创新”、“中关村协会组织如何自律”、“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协会组织的需求”、“中关村协会组织今后的发展方向与模式”等议题,由中关村协会组织代表、企业代表、知名专家和领导进行了精彩发言,并与参会嘉宾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来自中关村各协会的150余人参加了论坛。